“漠漠水田飞白鹭,阴阴夏木啭黄鹂。”这是唐代诗人王维《积雨辋川庄作》描写初夏水田的诗句。
今日小满,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,古人称为首夏,亦称为始夏。物至于此,小得盈满:这是唯一以植物生长状态命名的节气。此时,小麦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,但尚未完全成熟,所以称之为小满。
小满时节,枇杷黄了,杨梅红了,西瓜甜了,可谓初夏最美时节。小满时节的民俗有祭拜“蚕神”嫘祖、祭水车神、食野菜等,历代书画名迹对此多有呈现。
小满民俗:祭蚕神、祭水车神等
古时,人们把蚕视做天物。为祈求天物的宽恕和有个养蚕的好收成,就在放蚕时举行祈蚕节。养蚕人家会到“蚕娘庙”供上水果、美酒、丰盛的菜肴进行跪拜,尤其是要把用面制成的“面茧”放在用稻草扎成的稻草山上,以祈求蚕茧丰收。
小满节时蚕茧结成,正待采摘续丝,此时是农家最繁忙的季节,俗语说“小满动三车”,说的就是丝车、油车、田车。
近现代画家齐白石笔下绘过多幅《蚕桑图》,其中一幅绘多只正在啃食桑叶的春蚕,其中三只各安一方啮住一片叶子,叶子中段几被蚕食殆尽,春蚕以简笔勾出,再以淡墨依形略染,将蚕柔软的身躯、弯曲的体态生动地刻画出来,继而点眼、嘴、触肢,虽是写意之笔却极尽逼真之态,寥寥几笔中传达出充沛的生命力。
齐白石笔下的蚕
农谚中,老百姓常以“满”指代雨水的丰裕程度,小满正是江南早稻追肥、中稻插秧的时节。因此,车水与祭水车神也是小满时节重要的民俗。
描绘这一民俗的古画有《祭水车神图》等。
《祭水车神图》右侧有一首篆书写就的《灌溉》诗:“揠苗鄙宋人,抱罋惭蒙庄。何如衔尾鸦,倒流竭池塘。䆉稏舞翠浪,籧篨生昼凉。斜阳耿衰柳,笑歌閒女郎。”左上角有乾隆的题诗:“决水复灌水,农侯悉用庄。桔槔取诸井,翻车取诸塘。胥当尽人力,曝背那乘凉。粒食如是艰, 字饼嗤何郎。”
描绘小满民俗的《祭水车神图》
因水源而起争执,是农业生产中的常事,攘臂大呼,跺足插手,从气势上压倒对方,才能理直气壮地占用水资源。明代张宏所绘的《农田水车图》扇则惟妙惟肖地捕捉到了这一发生在田间的争吵。
明代张宏《农田水车图》 故宫博物院藏
近代海派画家唐云的画作中也有车水图,为其32岁时所作,款字题道:“漠漠水田飞白鹭,阴阴夏木啭黄鹂。”这是唐代诗人王维《积雨辋川庄作》诗中的句子。
唐云 《漠漠水田》
小满风物:野菜、枇杷与榴花
旧时,小满还有吃野菜的风俗。诗经中记录野菜的篇目极多,《毛诗品物图考》(冈元凤纂辑,橘国雄绘)是十八世纪日本汉学家对《诗经》中动植物的图释书籍,其中描绘诗经中的野菜颇为传神。
古书画中对野菜的描绘同样也不乏精彩之作。
传元 王渊 虎耳草
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代王渊(传)《 虎耳草》画一株开花中的虎耳草,还有蟋蟀、豆娘、蜗牛,内容丰富。虎耳草在画家短小重复的绵密线条经营下,传达出毛茸茸效果,也产生刺绣般的织品质感。右下角两只蟋蟀似乎准备相斗一番。
清 蒋廷锡 草石蚱蜢
清代蒋廷锡的《草石蚱蜢》以容易表现浓艳色彩特质的蓪草纸画石竹、蚱蜢和狗尾草,画家巧妙运用红绿之间的色泽变化,呈现出植物与昆虫保护色间微妙的差异。狗尾草穗,以类似工笔画畜兽动物的丝毛法,一笔一笔耐心画成。
小满时节,正是石榴花开的季节。“石榴,花胜于果,有大红、桃红、淡白三种,酷烈如火,无实,宜植庭际。”明代文震亨《长物志》对石榴如是描述。每年的五月因是石榴花开时节,故又有榴月之名。
宋 赵昌 寿带榴花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“唐宋元集绘册”
石榴是汉代时由张骞出使西域从安石国带回,古往今来有较多佳句赞咏。如唐韩愈的“五月榴花照眼明,枝间时见子初成。”唐孔绍安《侍宴咏石榴》中的名句:“只为来时晚,花开不及春。”
历代书画亦不乏榴花佳作,其中有的以折枝花卉曲尽其妙,有的作为端午小景的时节花卉出现。如元人的《画天中华瑞》轴,明代陆治的折枝榴花则有文徵明草书跋:江南五月绿枝匀,剪剪轻罗蹙绛巾。珍重东君怜寂寞,故将秾艳表余春。
元人 画天中华瑞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元人 《画天中华瑞》,画石榴树下,蜀葵盛开,栀子花也争相斗艳,还有蒲艾、野菊点缀于树石下。树皮以点状皴纹表现,有着苍老斑驳的感觉。
元人 画天中华瑞 轴(局部)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明 陆治 画榴花小景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(本文据相关民俗文化资料、故宫博物院及澎湃新闻报道资料综合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