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报道:美国长乐公会主席张子阔先生
躬行筑梦,履职为民
张子阔,美籍华人,常年从事西餐工作和房地产生意。曾任美国福建联合总会第一场务副主席,美国福建商会议长,美国福建猴屿联谊会会长,美国长乐公会主席、议长。
“人一定要有上进心,不要害怕吃苦,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。”张子阔身上始终有一股韧劲儿——他努力上进,既然筑梦远方,便不顾风雨兼程;他谦虚慎行,一步一个脚印,步步丈量人生坦途;他勤恳务实,既履要职便初心不改,一心只为家国。
不甘平庸,立志出国
张子阔,1949年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市猴屿乡,父亲一辈有兄弟三人,大伯和叔叔早年移居香港。张子阔童年时期家境非常贫困,相较于伯伯叔叔们富足的生活,作为家中的长子,张子阔自小就立志要好好读书,以后出远门,赚大钱,买好吃的食物,改善家庭的境况。
张子阔7岁开始上小学,但是学校并不教英文。“我当时虽然年纪小,但却明白未来想要去香港甚至是出国,必然会要用到英语。”幸运的是,当时国家广播电台有一个频道每天都会播讲英文,因此,张子阔就坚持每天跟随广播学习,一直读到英文的中级水平。“小时候乡下还没有电灯,但是英文广播却通常在晚上9点到11点这一时间段,于是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农忙农闲,我都会坚持听完英文课才会睡觉。我们知道小孩子都比较嗜睡,特别是晚上,当时我为了让自己不瞌睡可谓是想尽了办法”,张子阔回忆说。
1964年,张子阔的叔叔为张子阔申请了一张香港通行证,这让张子阔欣喜若狂——自己终于可以去香港、赚大钱了。但是,当时国家的政策对于赴港的要求极为严格,张子阔的“香港梦”最终也没能实现。后来,初三尚未毕业的张子阔也被分配到了生产队,开始从事农业生产。“我的叔叔也在1966年移民到了美国,尽管如此,我依然还是想要去香港,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执念。”
中美建交以后,国家对于出国务工人员的限制稍稍有所放松。1973年,张子阔再次向当地政府申请去香港。“当时我伯伯、堂哥他们还在香港,政策上是允许的。”但是由于种种原因,审查一直未能通过。直到1979年,国内环境焕然一新,30岁的张子阔终于如愿拿到了香港的特别通行证。“其实在1969年,我的伯伯、叔叔他们两家也都已经移居到了美国,中国香港只留了我的一个堂哥在那边。”
当时的香港相较于内地可能发达一些,但是和美国相比又自是不如。仔细权衡以后,张子阔决定也要去美国。但是如果去美国,英文必须要好,尽管张子阔有着不错的英文底子,但是想要在美国独立生活,显然还要在英文上下一番功夫。“而且当时想要移民美国还有一个硬性条件,那就是必须要在香港生活满一年。”于是张子阔就在香港就读了英文的高速班。“一年的课程,我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学完了。”1982年,已经在家乡生活了一年的张子阔,终于如愿到了美国。
出国梦圆,入行西餐
一般来说,“语言不通”是很多出国人士需要面对的问题。但是对于张子阔而言,显然没有这样的困扰。“因为我的英语底子很好,因此到美国一周后我就可以用英文很流畅的和别人交流。”为了生活,初到美国的张子阔选择在一家中餐馆打工。当时在美国的中餐馆,员工一天一般要工作16个小时,但是一些本土的美式餐馆,员工却每天只需要工作8小时。“因此我们是活多钱少,所以后来我就考虑去美式餐馆去工作,这样我就相当于我能一天赚两份工资。”据张子阔介绍,他在美式餐馆的首份工作是为高档写字楼的精英人士送外卖。“当时真的很苦,因为工资不多,所以为了节约住宿费,我便买了一张床垫,在一个走廊住下了。”幸得张子阔的英文很好,在跑了几个月外卖以后,张子阔就被老板调到了前台,主要负责为顾客介绍产品。相比送外卖,前台的工作自然要轻松一点,于是张子阔就又找一份外卖工作。“这样可以多赚一些钱。”这样,张子阔便白天送外卖,晚上在前台工作,一天依然要工作13个小时。
1984年,已经小有积蓄的张子阔再也不甘心给别人打工了,他想自己做老板。“在国外打工真的很辛苦,我想自己开一家餐馆。”当时张子阔看中了两家店面,一个位于单行道街道的角落位置,一个位于六车道的街中间。最终,张子阔选择了6车道的那个店面。“这个店面虽然车流很多,但是基本上没有客人光顾,到1986年,我就不得不把店面转掉了。”
首次创业的失败,让张子阔开始反思: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老板?“开店失败以后,我就考虑是不是要重新到餐饮行业做工。”这一次,张子阔更加注重对技术的学习,并潜心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外国老板学习西餐技术。“当时我就想,既然我没有当老板的命,那么我就必须要在技术领域做到最好,即便是打工,也要做最懂技术的打工人。”这位外国老板看到一位中国人对西餐这么感兴趣自然也是十分欣慰,于是便倾囊相授。如此,张子阔经过刻苦学习,也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西餐大师。
学成后,张子阔便开始在网上找工作。既然身怀绝技,张子阔自然也不再考虑普通的餐馆,这一次他看中的是一家全美国都很有名的西餐厅。“面试时,我要求和他们的经理面谈,当时他们的经理很傲慢,因为在美国,白人普遍看不起有色族群。经理对于我的技术和经验很不信任,并直言:我从来没有见过中国人会做西餐。”张子阔当场回击:“我也没有见过哪个美国人做西餐做的比我更好的。”经理一听愣住了,之后方才正视张子阔。后来经过双方协议,张子阔须在一个月内,用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去赢得这份工作。“我当时一周只做一天工,因此我就对经理说,四个工作日以后我们再谈。”工作第一周,张子阔就把整个店面6个岗位全部做了一遍;工作第二周,张子阔在6个岗位中最难的岗位做了一天,而且完成的非常出色;等到了第三周,整个店面的人都已经知道店里来了一个中国人,做西餐又快又好;第四周,张子阔直接被经理录用了。“第四周,我刚到店,经理就热情的迎了上来,并表示张先生,恭喜您,您被录用了。”
随后,张子阔就在这间著名的西餐厅一直工作到退休。“我在这家店一共工作了32年,刚开始我的工资很低,但是我用我的专业和敬业,赢得了经理和同事的尊重,薪水也是一涨再涨。”
在做西餐的同时,张子阔还做房地产投资生意。“餐厅工作是一份基本的生活保障,到后来甚至成为了我的一种兴趣和爱好。”“我从1993年开始从事房地产投资,目前来说,投资和回报都很不错,就在上个月,我在纽约又投资了一个新的房产”,张子阔笑着说。
2005年,已经55岁的张子阔,甚至还抽空圆了自己的大学梦。“以前就很想读书,但是时间和条件都不允许,直到我的房地产生意稳定以后,我就圆了自己这个梦。”
身兼多职,情系祖国
除了餐饮和房地产行业,张子阔对于社团活动尤其是同乡会的工作也非常热心。他曾担任过美国福建联合总会第一场务副主席,美国福建商会议长,美国福建猴屿联谊会会长,美国长乐公会主席、议长。
“我从1998年开始接触联谊会的工作,最初是在福建猴屿联谊会,2004年又加入了福建长乐公会。2014年,我当选了福建猴屿联谊会的会长;2015年,又当选了长乐公会副会长,2018年正式当选为会长。此外,我还做过福建商会的二把手”,张子阔介绍说。
据张子阔介绍,福建猴屿联谊会最初是福建猴屿人在美国建立的同乡会,发展至今已有相当的规模。“猴屿人离乡不忘本,即使身处海外,也时刻关心和帮助家乡的建设和发展。”在张子阔的领导下,福建猴屿联谊会在家乡捐建了“戚继光公园”,并隆重举办了“猴屿凤池张氏——十代同堂”大庆典。庆典当日,张村祠堂门前的“十居族誉仰我先贤伟绩垂青史,万里乡情看吾后辈丰功谱华章”的巨幅对联令张子阔至今仍记忆犹新。此外,福建猴屿联谊会还经常帮助家乡开展一些修葺学校,安装自来水,整修水道,建立长寿庵等诸多活动。
“重视教育,重视人才”是猴屿人最大的特色。“目前大约有5000多猴屿人在美国,这些人中大约有80人是高材生,其中18个是哈佛大学毕业,另外60多个也大多毕业于美国十大名校”,张子阔这样介绍。“上到一个国家,下到一个公司,一个村庄,人才才是最重要的,因此我们猴屿人非常重视下一代的教育,甚至我们还在家乡专门成立了奖学金、助学金,鼓励家乡的孩子努力学习,长大以后回报社会,援建家乡。”
长乐公会是张子阔另一个投入较多精力的公会。“猴屿是福州长乐区的下辖乡镇,相比猴屿联谊会,长乐公会的工作更忙,事务更多,投入的精力自然也更大。”
据张子阔介绍,福建长乐公会成立于1998年,前三任会长因为公会发展的各种原因,都没有固定的办公楼。到张子阔担任会长时,下定决心要为在美国的长乐人建立一个固定的“家”。2016年,经过多方努力,张子阔主持购买了大楼作为长乐公会的固定会址。此外,在张子阔的带领下,长乐公会还经常就一些社会新闻事件举办新闻发布会,或开展一些服务性的公益活动,帮助在美华人了解美国法律法规,更好的融入美国社会。
2020年8月31日,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分批与纽约地区主要侨团负责人(代表)进行视频会议,并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相关侨团侨领颁发褒奖牌、褒奖状,张子阔作为长乐公会主席也在应邀之列。黄屏在褒奖状中对长乐公会在抗击疫情中的表现给予了肯定,并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挥带头作用,积极支持支援海内外同胞抗疫,反对歧视华裔言行,展现新时代侨胞的担当和奉献。“新冠疫情爆发以后,长乐公会第一时间组织在美华人华侨捐款捐物,支援祖国抗击疫情。我们还特别要求手机24小时不关机,保证可以随时服务。”
据张子阔介绍,疫情期间除了对祖国的援助和支持,长乐公会对于美国的抗击疫情事业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。“长乐约有20万同胞在纽约,为了更好地守望相助,长乐公会专门成立了‘美国长乐公会抗疫联防指挥部’,主要负责提供政府相关信息、医院、警局、消防局、急救中心等联系电话和地址,以及开通国内外防疫专家线上咨询。”
由于工作和成绩突出,长乐公会曾多次被“国家外交部”和“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”邀请出席和参加相关商务活动。“身在其位,必谋其职,无论是做社团还是做生意,一定要谨慎务实,以身作则,多做实事,才能不负同胞嘱托,不负人生韶华。”
结语
今年是张子阔在长乐工会主席任上的最后一年。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活,张子阔已然成竹在胸。“我会继续做自己的房地产生意,另外也可能会为福建同乡会做一些事情,总而言之,我还不敢言老,还想为社会、为家乡多做一些事情。”
如今的张子阔,会关注时事新闻,会关注家乡建设,还时常为社团发展出谋划策。“祖国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,再加上我又离开家乡多年,很多事情已是力有不及,但只要是我还能做的,还能出一份力的,我自是倾尽全力。”